深秋時節,來到姑蘇古城以東的蘇州工業園區星湖街,這條南北向主干道兩側,聚集了20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其中不乏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的上市企業。距星湖街僅30公里,秋日的蘇州高新區科技城內色彩斑駁,紅楓、綠樟、黃杏、橙杉……與一排排商務樓、廠房一起,構成一幅富含現代氣息的水墨丹青,在這里,近千家醫療器械產業鏈企業抱團生長,奏響醫療器械發展最強音。
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更大競爭優勢,為何生物醫藥產業遍地開花,成為了引領蘇州未來發展的“一號產業”?蘇州市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集群又是如何最終入選國家工信部公示的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近日,記者在蘇州多地走訪,試圖還原生物醫藥產業這顆“種子”在蘇州“開花”的旅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給一點時間,
用創新走出一條優勢賽道
11月3日,2022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在金雞湖畔精彩亮相,蘇州再度迎來生物技術創新的“高光時刻”。會上,多位生物醫藥領域科技創新人才、生物產業領域知名企業代表通過視頻連線共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
“無創新不醫藥”。生物醫藥產業,本身就是一個依靠創新要素推動的產業。作為全國第一家采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首發上市企業,蘇州澤璟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專注于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
“創業本身就是有風險的,但是我們覺得值得去試一試,而且目前為止我們感覺到這一條路是走對了。”蘇州澤璟生物董事長兼總經理盛澤林回憶起澤璟的發展歷程,不禁感嘆道。從零開始,澤璟用了10年的時間,耐住了寂寞,贏得了未來,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去年6月中國首個自主研發肝癌一線優效靶向藥多納非尼片(澤普生)獲批上市。
前不久,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基地建成啟用,不僅成為全球新一代質子放療設備產業園區,還首創集成化單室質子治療系統,填補了我國精準放療領域技術空白。同時,邁勝的落戶也為昆山生命健康產業集群新一輪發展帶來了產業鏈上的補全補強。
“邁勝醫療首創了小型集成化的質子治療系統。質子放療是先進、精準的腫瘤治療技術,我們非常有信心,讓質子治療觸手可及。”邁勝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總裁馬力說。
生物醫藥作為蘇州的先導產業之一,歷經十余年的深耕發展,已成為焦點賽道、優勢領域。經過16年的深耕發展,蘇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已經與北京、上海同列全國第一方陣,其中蘇州工業園區產業綜合競爭力躍居全國第一,產業競爭力、人才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三個單項名列第一。
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工業園區集聚生物醫藥相關企業超2000家,累計24家生物醫藥企業成功上市,集聚各級瞪羚(培育)企業96家,2021年園區新增4個上市一類新藥、5個上市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占全國總量達15%,國內已上市的9款國產PD-1單抗腫瘤藥物中有3款為園區制造。蘇州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園區正在以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目標,以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為契機,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生物醫藥創新策源地、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核心區。
放眼全市,如今蘇州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4000余家,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近3000億元,信達生物、百濟神州、基石藥業等一批知名藥企在蘇州迅速成長。按下發展“快進鍵”的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產業營收和產值指標均處于國家第一方陣,2021年新增一類新藥獲批上市數量占全國的18%。
著眼未來,蘇州為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排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提出到2023年和2025年兩個階段性目標。到2023年,力爭產業規模突破3300億元,產值突破2700億元,新引進5個以上頂尖人才(團隊)或重大創新團隊,年均新申報上市藥品5個以上,新申報上市二類、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00個以上。到2025年,力爭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產值突破3500億元,初步形成顯著規模集聚效應和市場影響力,擁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品牌,掌握國內領先的產業核心技術,形成區域專業化分工和協同發展網絡,融入并主導國內價值鏈和供應鏈分工,成為最具品牌特色和國際競爭力、影響力的創新集群。
多要一點資源,
構建一個“啥都不愁”的生態圈
漫步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眾多頂尖生物醫藥企業在這里匯集。過去幾年里,信達生物、博瑞醫藥等20余家企業陸續“搶灘”資本市場。信達生物董事長俞德超說,得益于蘇州數十年來傾力打造的良好營商環境和完善的醫藥創新生態,信達生物自2011年創建以來,在諸多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都得到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和業務指導,有幸成為了蘇州土生土長的首個進入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格局正向“雙核+多極”發展,通過蘇州工業園區創新藥、高新區高端醫療器械“雙核”驅動,帶動昆山小核酸、太倉精準醫療、吳中檢測服務、常熟手術器械、張家港骨科器械、相城醫療健康、吳江靶向藥物等“多極”,產業集群給企業帶來的增值效應處處可見。
企業聚集的背后是蘇州良好的產業鏈配套和制造基礎。2021年,蘇州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元,涵蓋35個大類,涉及171個中類,囊括505個工業小類。
用心培土,靜待“花開”。一款新醫療器械產品的誕生,從實驗室研發到工程化轉化,全流程都離不開檢驗檢測。蘇州高新區為此專門設立了以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蘇州分所和全國首家醫療器械可用性測試平臺為代表的檢驗檢測服務平臺,以華聯美德臨床醫學實驗中心為代表的動物實驗服務平臺等公共基礎設施。
“出門左拐有儀器,右拐有原材料,要啥都不愁”。福貝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研發科學家楊冬說,在方圓幾公里范圍內,不但有上游協同研發的企業,還有下游臨床企業、平臺協作企業、科研院所提供支持。
善作善成,久久為功。作為政府嚴格監管的特殊商品,藥品對于政策的依賴性更強。為全力打造生物醫藥“一號產業”,近年來蘇州動作頻頻——
2020年4月,《全力打造蘇州市生物醫藥及健康產業地標實施方案(2020-2030)》出臺,明確創新藥物、前沿診療技術、高端醫療器械三大主攻方向。
去年3月,《蘇州市醫藥產業園區及重點監測點培育管理辦法(暫行)》出臺,鼓勵具備承載能力、滿足相關環保、安全方面條件的園區積極向醫藥產業園區轉型。
今年5月,《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實施方案》印發,聚焦8個重點領域方向,實施十大工程40條舉措。
“生物醫藥是一個集群發展的產業,新型的生物醫藥產業需要與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術結合,需要推進BT和IT的結合,并完善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等全產業鏈的布局和政策環境。”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院長詹啟敏介紹,蘇州引進中科院醫工所、納米所、藥物所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集聚省級以上實驗室及平臺170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19家。
去年,科技部發函批復同意以蘇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為主體建設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這是我國生物醫藥領域首個獲批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今年3月,國創中心首發核酸藥物“揭榜掛帥”技術攻關榜單,北京大學、武漢病毒所、湘雅醫院等國內知名高校院所、醫院、創新企業共169個項目申報,最終立項38個,均為國內核酸藥物研究領域的優勢團隊。創新中心副主任王勰介紹,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需要公共技術平臺支撐,但這些平臺通常具有公益屬性,投資大,短期內難以產生收益。國創中心根據行業發展的階段和特點,布局建設一批重大公共技術平臺,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如圍繞mRNA及小核酸技術開發與產業關鍵共性需求打造的核酸藥物技術創新平臺,聚焦類器官研究“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的類器官藥物篩選創新平臺。
多投一點資本,
創業路上有“天使”守護
群芳爭艷,離不開金融“活水”澆灌。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孵化培育難度大、周期長、風險高的特點,與資本市場有著天然“適配性”。尤其是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將生物醫藥產業送上了風口。2018年2月,港交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允許部分尚未盈利或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發行人上市;2019年3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規則落地,亦向六大重點領域未盈利企業敞開懷抱,生物醫藥產業位列其中。
風口之下,蘇州搶抓機遇。以蘇州工業園區創新藥、高新區高端醫療器械的“雙核”為例,當前,工業園區企業每年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約100億元,累計融資規模超500億元,高新區已有近百家醫療器械企業獲得頭部資本各輪融資,融資金額超100億元。
“作為本土企業,元禾控股緊跟蘇州醫療健康產業規劃發展的步伐,從參與產業基礎構筑、精耕細作重點細分領域,到產業鏈全面布局,持續投資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企業,與地區產業共生發展。”元禾控股相關負責人介紹,元禾控股投資覆蓋蘇州創新藥物、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合同研發組織(CRO)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元禾控股投資蘇州醫療健康企業270家次,已有14家實現IPO。
基石藥業的成立、發展與成功上市,背后就有著資本的鼎力相助。2016年,元禾控股聯合藥明康德,引進國際頂級藥企資深高管,在蘇州成立基石藥業。據介紹,基石藥業以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為核心,建立了一條包括15種腫瘤候選藥物組成的豐富管線,核心產品PD-L1單抗肺癌適應癥的III期臨床達到主要終點,即將申報上市,多個項目臨床推進較快,公司也已于2019年2月在港交所上市。
實際上,資本助力并非“給錢”這么簡單,在2016年A輪投資中,元禾控股不僅直接投資5500萬美元,還積極幫助企業獲取當地政府支持,從科技政策、工作場所、大規模生產的GMP車間、公司全球運營總部的建設等方面給予重點幫助,并助力公司在蘇州建立醫學轉化中心,協助公司產業化項目落戶。
2019年成功登陸科創板的博瑞生物,一直致力于研發和生產創新藥及高端仿制藥。2011年,博瑞醫藥進行首輪股權融資,元禾控股不僅投資350萬元,還通過旗下債權業務平臺為公司提供了總額1500萬元的低息貸款授信額度,極大緩解了企業在早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資金緊張問題。
作為本土重要的資本力量,蘇高新金控也不斷賦能當地醫療器械產業高質量發展。據蘇高新金控總經理周瓊芳介紹,蘇高新旗下創投集團已經建立了覆蓋天使、VC、PE、產業、并購定增等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資體系,累計設立基金近70只,參股基金投資項目700余個,扶持51家企業上市,其中包括科創板注冊企業10家,以及一大批企業掛牌新三板。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澄 王靜 范昕怡 李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