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哺乳動物中,產生黏液的蛋白質至少在15個獨立的實例中進化,它們可能是將現有蛋白質合成的產物。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科學進展》。
從狗黏黏的唾液到蛞蝓光滑的外皮,黏液幾乎遍布動物王國。“幾乎每一種動物,甚至酵母和細菌都有黏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Omer Gokcumen說,“這是一種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
哺乳動物通過被稱為黏蛋白的馬桶刷狀蛋白質產生黏液,這種黏蛋白使體液黏滑。大多數動物都有大量黏蛋白,其黏稠的產物結合在一起,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形成合適的厚度和光滑度。
Gokcumen在小鼠身上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后,首次對黏蛋白進行了研究。他注意到,人類唾液中的主要黏蛋白MUC7在嚙齒類動物中是不存在的。相反,小鼠的唾液被一種叫做MUC10的黏蛋白增厚,而人類卻缺乏這種黏蛋白。
當進一步研究時,Gokcumen團隊發現,這兩種黏蛋白在進化上是不相關的。這打破了動物共享來自同一祖先基因的蛋白質的通常認知。
此外,他們還發現,MUC10是一種小鼠唾液蛋白,看起來卻與潤滑人類眼淚的一種叫做PROL1的蛋白非常相似。與小鼠黏蛋白不同的是,PROL1缺乏特定氨基酸的重復,而這些氨基酸是蛋白質糖衣的組成部分。
“我們發現兩種不同的黏蛋白,它們有著不同的進化起源。這真的很酷,我們想知道這是否還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 Gokcumen說。
通過對從穿山甲到犀牛等49種不同哺乳動物的基因分析,研究小組能夠確定15種不同的黏蛋白,它們在其他物種中不存在。Gokcumen稱之為“孤兒黏蛋白”。“這些黏蛋白只對奶牛、雪貂和人類有特異性。”他說。
在Gokcumen看來,發現一種新黏蛋白是令人驚訝的,發現十幾種黏蛋白則令人震驚。“之所以奇怪,是因為它們不是來自單一的基因祖先,而是在不同的譜系中以不同的方式獨立進化。”
研究小組懷疑新的黏蛋白吸收了現有的蛋白質。通過復制特定氨基酸的片段,這些蛋白質會變長,并轉化為產生黏液的黏蛋白。
大多數具有獨特黏蛋白的物種只有一種黏蛋白。Gokcumen預計許多獨特的黏蛋白有待發現。接下來,他希望調查這種黏液在蛞蝓和蝸牛身上進化了多少次。(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