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通辦”如何擴大覆蓋范圍?群眾關切事項異地辦理問題如何快速解決?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持續發力,不僅出臺《蘇州工業園區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省內通辦”“跨省通辦”的實施方案》,更繪出以創新為原點,以全程網辦、立體架構、高頻需求為半徑的異地辦事同心圓,推動企業和群眾在“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改革中享受更多政策紅利。
一張證 跨地域要素流轉高效通暢
22臺貨車正常發運,日均運輸可達30次……疫情期間,博思格鋼鐵(蘇州)有限公司與外省市之間的生產原材料及生產成品物流通道順暢如常。得益于“貨物運輸臨時通行證”,園區企業疫情防控期間跨地域要素流通堵點高效疏通。
“貨物運輸臨時通行證”業務是園區在疫情防控期間,結合企業實際需求,推出的“異地辦事”創新之舉。依托園區“一網通辦”平臺,園區企業通過線上實名認證后,即可為蘇州大市外來車輛,辦理電子版“臨時通行證”,壓實企業防疫主體責任,減免線下接觸的同時,通過大數據實現企業、物流專員、運輸公司、貨運司機等信息共享聯動,織密疫情監管防控網絡,高效賦能推動“防疫”“生產”兩不誤。自3月14日上線以來,已累計發放通行證近10萬張。
一張網 全程網辦事項占比近九成
不久前,園區某企業法定代表人來電咨詢調閱企業工商檔案事宜。考慮到客戶本人及股東均在省外,工作人員隨即向其推薦“掌上查檔”,企業法人及股東僅需通過快捷的身份驗證即可實現企業檔案查詢全程網上辦理。今年1-2月,企業開展工商檔案查詢超1.3萬次。
全程網辦的實現,離不開高效的“數據跑腿”。根據“應上盡上”原則,園區可提供申請受理、審查決定、頒證送達等全流程全環節網上服務。申請人單點登錄,即可實現“全國漫游、無感切換”。此外,園區還積極推進“免證園區”建設,通過直接取消、數據調用、部門核驗、告知承諾等方式,實現相關材料“兩個免于提交”。目前,園區“跨省通辦”事項清單中全程網辦占比高達87.3%。
一個立體架構 服務集成效能提升
線上,為便利企業和群眾易找、易查、易辦“跨省通辦”服務事項,園區全省率先建設“跨省通辦”專區,圍繞個人服務、涉企服務推動相關業務的集成展示、集成辦理。其中,個人服務方面聚焦群眾關心的落戶、婚育、上學、就醫、出行、養老等高頻事項,推出“園區人在外地”“外地人在園區”兩大主題服務模塊;涉企服務方面,聚焦企業關心的工商登記、項目投資、資質備案等內容,建設“來園區投資創業”主題。專區特別推出“長三角”“滬蘇”“合作園區”等專區板塊,精準服務長三角以及園區對外合作園區的企業和人員。
線下,在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各分中心、基層政務服務網點設置“跨省通辦”專窗,根據具體職能,可辦理“公司設立登記”“婚姻登記檔案查詢”“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殘疾人證管理”等62項代收代辦業務。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深化“滬蘇同城”合作,不僅開通“滬蘇”專窗,更與上海楊浦區簽署政務服務跨省合作協議,梳理54項“跨省通辦”業務清單。同時,推動與蘇銀產業園、貴安新區等園區對外合作園區跨區域通辦。
此外,園區依托“一網通辦”自助服務終端,實現自助機數據共享互通,推動政務服務“自助通辦”。目前,園區自助機已與上海、浙江、安徽、湖南等8個省份的68個地區實現互聯互辦。
一張清單 253項政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省內通辦”
數月前,家住園區的梁女士欣喜地收到了吉林長春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劃轉的13萬余元。據悉,由于路途遙遠、疫情防控等原因,該筆款項的提取被延誤多時。當得知園區上線了“跨省通辦”提取住房公積金業務后,梁女士第一時間在園區提交了相關材料。經過兩地公積金中心的聯合辦理,梁女士順利收到該筆款項。“‘跨省通辦’實在太便利了。不需要兩地跑,大大節省時間和精力。”梁女士不住地點贊。
目前,園區積極推動“跨省通辦”各項業務展開,已形成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自助辦理四大辦理模式,并梳理出園區本級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涵蓋人才落戶、人事檔案轉出、新生兒入戶、工商檔案查詢等各類企業和民生領域的重點事項。迄今為止,園區已累計梳理出253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事項。
“在推行‘跨省通辦’各項業務過程中,園區始終遵循‘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務理念,持續優化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體驗。”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園區將繼續堅持需求導向、數據賦能,優化跨省業務協同,拓展高頻電子證照跨區域互認應用,進一步擴大“異地通辦”事項內容和服務范圍,推動“跨省通辦”“省內通辦”改革走深走實走遠。
通訊員 嚴春霞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蘇云
校對 王菲
標簽: 臨時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