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時左右,淄博一家燒烤店門前已排起長隊(3月16日攝)。據新華社
山東淄博幾乎是一夜走紅,而且熱度持續升溫,多個在線旅游平臺提供的五一期間旅游熱門目的地榜單上,淄博都位列前十。可以確定,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淄博依然是人聲鼎沸。
(相關資料圖)
最近爆紅的,除了淄博,還有廣東江門。從春節到現在,這座小城一直游人如織,旅游收入較往年增長三成以上。
相比起上海、西安、杭州等傳統的網紅城市,淄博和江門,面積不大,人口不多,經濟水平中等,這兩個城市是如何出圈的,爆紅的背后,又有什么流量密碼?
“眼球經濟”將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業態
淄博的火,始于今年3月7日。
那天,是大學生開學后的第一個周末。因為疫情原因減少流動3年的大學生們,紛紛從濟南等地趕到淄博吃燒烤。
味道不錯,價格也公道,大學生們口口相傳,來淄博吃燒烤的人就越來越多,這座魯中小城,就這樣突如其來得火了。
江門的火,則屬于一部劇帶火一座城。今年以來,作為熱播劇《狂飆》中“京海市”的主要取景地,江門迎來眾多游客打卡。
對于這兩座城市的爆紅,社會學學者、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特聘副研究員陳振鐸有著自己的觀察。他認為,這種爆紅,不僅有城市本身經濟和文化實力競爭的結果,還有“短視頻”和直播的技術特征形成社交媒體為平臺的“眼球經濟”。
陳振鐸認為,小紅書、抖音、快手等移動互聯網傳播平臺,讓傳播互動方式非常簡潔明了,人人都可以成為傳播力量,加上互聯網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重新聚合任何已經被信息化的時空、文化等,并且增強和放大各種特性,使得這種現象傳播會非常快;這些也意味著以特色的中小城市為主題的“眼球經濟”,或者說“注意力經濟”,將成為一種新的互聯網消費業態。
“這個基礎特征上,只要把握住一段時間里的社會心理,找到和這種心理契合的落地產品,就有可能爆紅。”陳振鐸說,比如這次淄博的特征就是拿“煙火氣”做文章,抓住了疫情三年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東西,沒有什么比在街頭路邊吃燒烤和特色美食更能喚起更多的共情了。同時,不同的網紅把他們粉絲的注意力短時間之內帶到淄博,集中產生了現象級的傳播效應。
而江門的走紅,陳振鐸認為還有當地政府部門有意助推的成分,當地通過熱點媒體推出了一系列推文,制作了系列宣傳短視頻,從而在觀眾的意識中,將《狂飆》中“京海市”與江門市強行綁定。當地還打造了“狂飆號”主題巴士,直播打卡《狂飆》中的江門取景點,吸引了大批網友前來。
爆紅的背后,是長期的用心經營
“網紅城市”這個名詞,最早起源于2017年,之前,能夠在“網紅城市”中排名靠前的,都是大城市。
2022年,有機構排出了《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排名前十的,是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長沙、西安。這些城市,有的經濟實力雄厚,城市生活質量高,有的本身就是傳統旅游城市,多年來積累了廣泛的粉絲基礎。
相比而言,淄博和江門,就經濟水平而言,在這些老牌網紅城市面前,就顯得較為薄弱。2022年,淄博市GDP為4402.6億元,江門則為3773.4億元,均屬于全國中等水平。為什么別的城市沒有火,就它們火了呢?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院長、寧波市城市發展研究基地執行主任胡堅達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看似偶然的背后,離不開長期的用心經營。
2022年疫情防控期間,12000名學生被分配到淄博隔離,當地政府并沒有覺得這些學生是負擔,而是給予了最好的照顧,臨走前還請所有人吃了一頓燒烤,邀請他們來年再來。2023年,春暖花開,心懷感激的學生果然回來了。實惠的價格、新鮮的體驗、網絡的熱度,無一不迎合年輕人的需求,也使他們自發扮演起淄博燒烤的“代言人”。
“同樣的疫情隔離,不得不佩服淄博領導人的前瞻性思維。”胡堅達說,很多城市把隔離人員當成壓力,而淄博則把他們當成未來潛在的游客,也是在很多人最困難的時候,淄博用溫暖感動了大學生,而大學生在疫情開放穩定后,用行動回饋了“淄博燒烤”。胡堅達預言,只要淄博堅持真情演繹,服務第一,這種熱情將持續很久。
而因劇爆紅,也并不是純粹靠了運氣。2020年,有一部劇熱播叫《三十而已》,當年7月17日在上線后,不到一個月,播放量就超過40億。該劇一位主角的家鄉,是浙江衢州的一個小鎮,景色優美,民風淳樸,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衢州并沒有抓住這個契機,讓劇的熱度轉化為城市的熱度,錯過了一個網紅的機會。
“其實很多城市都有過爆紅的機會,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胡堅達說,中小城市要想出圈,要有長期的經營,也要有敏銳的眼光。
城市要出圈,關鍵在人
淄博和江門的走紅,讓不少城市“眼紅”,陳振鐸預計,接下來,會有一波城市用類似的模式去炒作,但只有極少數城市會成為這股沖擊波的后續受益者。
“因地制宜、找準特色,這第一招看似老生常談,卻是很多地方都要補上的基本功。”陳振鐸說,無論是千城一面的古街古鎮,還是復制粘貼的玻璃棧道,抑或是“我在某某很想你”的路牌,都是一哄而上,生搬硬套,最后的效果卻是讓人啼笑皆非。跟風帶來的熱度也會如陣風般消散,找準自身特色才能長紅。
陳振鐸認為,浙江的中小城市本身不應該跟風砸納稅人的錢走流量,作為地方政府,應該引導市場主導利用“短視頻”的“短視”技術特征做好“長視”,抓住基本功,做好自己的產品,讓消費和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發揮中小城市經濟的產業特色。
陳振鐸舉了浙江德清的例子。目前德清的鋼琴產業經過多年積累,已經成為世界鋼琴產業較重要一環,但其實這是顛覆國內老百姓的印象的,大家都覺得鋼琴是舶來品、一般是國外產的;對國外老百姓來說,他們也很難想象他們常用的鋼琴是在江南水鄉以及風光旖麗的莫干山腳下生產。其實可以利用這種“想不到”,和現在的短視頻和直播結合,比如在國內火車站等人流聚集的地方推出國外城市火車站常見的那種誰都可以來彈一把的鋼琴演奏臺,演奏臺在現實和虛擬空間的黃金位置推出“德清”或鋼琴品牌等標識。這些都比傳統的廣告效果更新穎,值得探索。
胡堅達則認為,相比起那些大城市,中小城市要走紅,人的因素更為重要。一座城市能有多吸引人,關鍵是這座城市的人有多可愛。
“淄博這次能熱度不減,離不開熱情善良好客的淄博人。”胡堅達認為,之前一些城市為了吸引流量,也演繹過文旅局長親自騎馬拍短視頻的場景,但如果只是一時營銷,缺乏流量轉化,口碑很難長久,甚至容易翻車。
“前幾年,電影《后會無期》帶火了舟山,不少游客慕名而來,但同時,又有不少游客抱怨那里的高物價和商戶的不誠信,以至于這種‘火’,沒能很好地持續。”胡堅達說,一座座城市爆紅的背后,是這些城市人長久的積淀和堅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