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停車“城市級平臺”
“以前客人來這邊吃飯買東西,有時候找不到車位就直接走了,改造之后能空出來的車位比較多,既方便了客人,也增加了我們商戶的客源。”說起停車難,常熟世茂商圈的商戶顧超深有體會。作為常熟規模較大、活躍度較高的商圈之一,世茂商圈商鋪密集,加上臨近鳳凰城、大潤發等商業綜合體,周邊居民住宅區多,停車難問題突出。
今年3月,常熟在世茂商圈試點推進“5G+智慧停車”項目。青城山路、閩江東路共183個道路泊位通過安裝嵌入式泊位終端,融合5G窄帶無線通信、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對停放車輛的實時精準監測、道路泊位的無人值守管理。同時,商圈內青城山路、閩江路沿線兩側、商鋪門前、地下共計1700多個車位全部納入常熟市級智慧停車管理平臺。
今年以來,常熟以緩解重點區域停車難為突破口,全力提升“一網集成”管理效能,推動常熟全市停車資源納入一體化智慧管理,依托“江南愛停車”平臺,探索形成“停車一張網、車主一個號、支付一平臺”的智慧停車“城市級平臺”。目前平臺累計接入335個停車場點8萬個泊位、注冊用戶68萬人、日均訂單13萬次。
同時,不斷拓展道路泊位智能化管理范圍,綜合運用低位視頻、高位視頻、路牙機等智能設備,有序推動道路停車管理向智能化轉變。常熟智慧停車管理成為江蘇省探索實踐城市級智慧停車管理系統的典型案例,該模式也在陜西漢中、湖南鳳凰、揚州高郵、蘇州太倉等地相繼落地。
此外,為方便車主繳費,常熟積極拓展停車繳費支付渠道,全面推行牌照識別、無感支付的停車繳費模式,全力縮短車輛離場時間。截至目前,常熟已有76個停車場完成ETC收費改造,成為省內首個在公共停車領域大規模應用ETC無感支付的城市。通過對平臺采集數據分析,停車管理部門可獲取準確的停車資源信息,以此判斷停車資源規劃是否合理、停車收費標準是否合適,真正實現“全市一張網管理、停車資源的優化配置、動靜態交通的有序管理以及停車基礎設施的有序規劃”。
“今后,我們將從百姓實際停車需求出發,因地制宜,根據系統分析的使用率,進一步調整部分區域免費停車時段和收費價位,促進車位的高效使用,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老百姓有位停、方便停、愿意停并且停得起。”常熟市城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薛建偉說。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