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蘇州多舉措激發綠色金融市場活力
綠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50.5%
蘇州圍繞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雙碳目標建設,持續發揮支持蘇州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不斷激發綠色金融市場活力,切實提升綠色金融服務水平。截至今年3月末,蘇州市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6647億元,同比增長50.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34.9個百分點;較年初增長1110億元,同比多增395億元。其中,制造業綠色貸款余額2120億元,同比增長97.6%;較年初增長500億元,同比多增174億元。
今年以來,蘇州市金融系統圍繞產業結構及區域特色加強綠色金融政策供給,制定了金融支持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重點創新工作要點,明確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重點創新工作舉措,穩步推進區域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同時,蘇州市還持續加強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建設,積極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多措并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的支持力度,如引導金融機構利用碳減排支持工具發放碳減排貸款,助力企業加大技術投入減少碳排放;引導轄內法人銀行落地“蘇碳融”貸款,加大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配件生產等領域的支持等。
綠色金融工具和產品創新是推進綠色金融的重要切入點。蘇州市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充分利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及其他資源配置手段,撬動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在創新綠色存貸款產品方面,蘇州農村商業銀行依托工業互聯手段建立碳排放監測管理工具,搭建了“紡織產業能耗與碳排放監測平臺”,建立本地紡織企業碳賬戶,出臺“碳信碼1.0”企業評級標準,設計出“碳信融”創新產品,致力于服務企業日常經營和減碳項目建設;中國銀行蘇州分行牽頭,與長三角跨區域兄弟行發行多幣種綠色存款計劃,首期10億元,關聯軌道交通等綠色產業項目,助力向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轉型;交通銀行蘇州分行創新推出金融支持碳減排專項融資產品,針對吳中綜合能源生物質發電、園區中鑫能源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項目推出快速審批、快速放款專項產品。在創新開發綠色保險產品方面,吳中區金庭鎮與中國太保產險吳中支公司簽署的生態綠色環境救助責任保險合同正式生效,賠償限額達500萬元人民幣,為全省首單生態綠色環境救助保險;吳中人保財險聯合吳中區農業農村局、吳中區洞庭山碧螺春茶業協會,創新推出全省首個茶葉類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洞庭山碧螺春茶“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保險”項目,實現全區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標志使用企業投保全覆蓋。
如何優化“科技+綠色”、賦能綠色金融發展?蘇州市金融機構還積極探索科技手段運用,包括數字金融支持構建碳賬戶、數字金融賦能傳統綠色信貸、數字化綠色金融信息系統支持ESG數據分析和氣候風險管理、深度推進數字技術與綠色金融融合等。其中,蘇州市綠色低碳金融實驗室重點開展“TextileCompass紡織行業低碳轉型及金融創新指南項目”,建立盛澤紡織企業“碳賬戶”,在創新金融機構授信風險模式上進行有益探索;蘇州銀行、蘇州金融租賃研發的“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綠色融資服務”,運用大數據、圖像識別、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技術,提供基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場景的綜合融資服務;建設銀行蘇州分行開發的綠色金融管理平臺打通了底層源數據到模型落地的全鏈路,開拓了智能獲客活客、綠色金融分析、企業監測預警、區域監測預警、雙碳監測預警五大應用。此外,長三角綠色金融數字化交易平臺也已正式發布,旨在搭建綠色產業和金融服務的數字化橋梁,該平臺由上海保交所和蘇州市政府、蘇州高新區共同建設,為蘇州綠色科技企業提供綠色保險服務,目前已有4家保險公司、9家企業入駐,首批上線光伏發電量損失補償保險等12款產品。(記者楊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