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紅色“頭腦風暴”拉起人居整治“新戰線”、綠色“充電樁”注入人居環境“心動能”、舞動“生態綠”譜寫春天和美鄉村“新故事”,近日,蘇州市相城區太平街道蓮港村開啟了新一輪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黨建凝聚力是村黨委繪制的鄉村景觀圖的最直接映射。”這是蓮港村黨委書記曹建平堅持的觀點。在去年實行的點位負責人“親自設計、耐心打磨、全程參與”的模式的基礎上,蓮港村再次開啟“頭腦風暴”,圍繞“2023年度點位設計創新‘金點子’”開展討論,點位負責人根據各個點位情況提出創新理念,從大方向的把握到面面俱到的細節處理,都體現了“黨建紅”的力量輻射,也繡出了“2023年的蓮港村人居環境效果圖”。
在“黨建紅”的驅動下,蓮港村黨委組建移動綠色“充電樁”,為村民提供隨問隨答、移動科普的垃圾分類小分隊,開展貼心式垃圾分類宣傳。“將文明課堂搭建在村里,綠色思想才能真正生根發芽。”這是其中一個工作人員的感悟。移動綠色“充電樁”還吸引了一部分黨員志愿者加入。“紅色”與“綠色”共舞,他們通過走家入戶發放綠色宣傳單,將“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具體分類方法通過“你問我答”的互動方式,使村民掌握主動權,對議題更加感興趣,從而真正用心掌握。此外,蓮港村還建立了一個綠色“充電樁”村民群,為村民提供實實在在、隨時隨地的具體知識普及和問題解答。“雙向互動”是移動綠色“充電樁”普及的主要方式,通過持續性的“文明發電”讓村民共建美麗宜居鄉村。
蓮港村以植樹節為契機,傳播綠色文明,以“黨建紅”帶動“生態綠”共舞,開展“黨建執筆繪春色 紅綠交融暖春光”植樹節主題活動,除了繪制幾筆“綠意”外,也號召村民以實際行動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黨員干部表示:“植樹節的意義不止在于多添幾棵樹,更在于保護環境和自覺建設美麗鄉村的理念的傳播,這是速寫‘綠色中國’畫卷的一小部分碎片,也拼湊了‘黨建紅’映射下的‘新農村’的形態。”
通訊員 俞金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蘇云
校對 徐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