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第一會”以來,在蘇州市級和各縣級市(區)一系列政策措施拉動下,全市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主賽道”,聚焦產業迭代升級和集群創新能力提升,以創新型企業和人才為主體,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中介機構、金融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多元化組織,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產業創新集群正在加快提質升級,成為市域一體化格局中各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蘇州市委市政府《關于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全市要以集群的形態組織創新、以數字的手段賦能創新,以強鏈、固鏈、補鏈打造產業創新集群,重點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主導產業,高水平構建一批具有蘇州特色的產業創新集群。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引導不同區域、不同行業探索特色化發展模式和路徑,形成多方參與的產業創新集群發展格局。
全市各縣級市(區)紛紛出臺政策措施,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產業集群向更高能級的創新集群演變,以加強創新主體能力建設和集群體系建設為主線,深度促進創新集群動力優化、路徑優化、機制優化,加快構建世界一流的創新集群生態。區域協同,堅守和發揮各個板塊自身產業集群特色及優勢,共同構建產業鏈和創新鏈,做強產業創新生態,高水平打造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協同發展的產業創新集群生動局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年來,張家港市聚力構建以新能源、特色半導體、智能高端裝備三大產業為引領的高水平產業創新集群,成功獲批創建全省縣(市)首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江蘇省氫能技術創新中心;
?常熟市結合“三區三線”劃定,加快工業用地結構調整,為產業發展騰挪空間資源;
?太倉市加快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依托西北工業大學長三角研究院等平臺著力推動航空航天、新材料、創新藥物及器械等產業發展;
?昆山市出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裝備制造、小核酸及生物醫藥三大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實施意見》;
?吳江區聚焦先進材料產業創新集群累計培育世界500強2家、上市企業8家;
?吳中區著力打造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檢驗檢測認證三大產業創新集群;
?相城區召開多次行業大會,重點推動數字金融、先進材料、智能車聯網三大創新集群發展;
?姑蘇區通過實施“百強千企”培育、創新人才集聚等“六大行動”,推動數字創意和高技術服務兩大重點產業創新集群發展;
?蘇州工業園區加快“一區兩中心”建設,打造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虎丘區召開光子產業創新集群發展大會,加快形成“東納米、西光子”的產業發展格局。
全市釋放數字技術對創新集群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吳江區獲批國家“東數西算”工程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起步區,中國電信長三角示范區(吳江)算力調度中心和中國移動長三角(蘇州)汾湖算力匯聚調度中心納入樞紐節點重點項目。
產業創新集群建設與區域協同全面發力,加快推進“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獨墅湖開放創新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蘇州由產業大市向創新強市邁進,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集群,打造全國“創新集群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城市。
來源:蘇報融媒記者 張帥
編輯: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