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的實施意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施意見》提出,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穩居全國前列,到2025年,基層就診率達到65%以上,縣域就診率達到90%以上;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縣級醫院全部達到國家推薦標準能力水平,每個縣至少有1家醫院主要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達到三級醫院水平。
《實施意見》從硬件設施、醫療技術、醫院管理等方面著手,提出多項舉措,推進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具體都有哪些措施,隨小編一起來看~
硬件設施方面
堅持“一院一策”,加快縣級醫院基礎設施標準化與綠色低碳建設。到2025年,縣域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達到3.7張/千人。
編制縣級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清單,根據縣域人口數量、醫療服務需求,適度超前提升配置標準。全面落實政府對縣級公立醫院符合規劃的設備購置投入政策。單獨編制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縣域配置計劃并予以適當傾斜。
醫療技術方面
支持服務能力較強的縣級三級醫院提升臨床診療服務能力,打造區域醫療中心。推動省級縣域龍頭學科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推進心血管、癌癥、兒童醫學、老年醫學等專病診治中心建設。到2025年,縣級醫院出院患者手術占比、微創手術占比、三四級手術占比分別達到35%、15%、15%以上。
提升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水平。到2025年,每個縣建成標準化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各1家。
推進傳染病診治能力建設。選擇區域內實力最強的1家縣級醫院作為縣級定點醫院,建設相對獨立的感染病區或感染樓,有條件的可單獨設立院區。
人才學科強基提質方面
培育縣級龍頭學科發展,擇優遴選縣級龍頭學科列入省市共建學科。到2025年,龍頭學科建設實現縣域全覆蓋。
研究制定縣域衛生專項人才招引培育政策,建立健全人才薪酬、獎補和激勵機制,鼓勵申報省市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通過柔性引才、退休人員返聘等方式,拓寬縣域引才渠道。到2023年,各縣(市、區)出臺衛生專項人才和高層次人才招引培育激勵政策。
醫院管理方面
加強醫院內部績效管理,強化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薪酬分配掛鉤。啟動實施縣級醫院管理人才培訓計劃。到2025年,縣級醫院流動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小于30%,床位使用率控制在90%—95%。
推進縣級必設質量控制中心建設,建立縱向覆蓋村衛生室、橫向覆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縣域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縣域能力方面
加快提升成員單位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支持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到2025年,三分之一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服務能力推薦標準,村級醫療機構規范化率達到90%以上。
加大對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集中力量做強1家縣級綜合醫院,做優中醫和婦幼醫療機構。推動設區市實施山海協作,市級三級甲等醫院加大對縣級二級醫院幫扶力度。到2023年底,實現縣級二級醫院專科幫扶全覆蓋。
智慧醫院方面
推廣“浙醫互認”“浙里急救”“浙里護理”“浙里健康e生”“浙里中醫”等重大應用。
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云診室”建設和人工輔助診斷技術應用。到2025年,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在基層普及率達到100%,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云診室”實現全覆蓋。
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加強患者信息互聯共享,通過數字應用為患者提供候診提醒、智慧預約、智慧結算等服務。到2025年,三級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達到5級,二級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達到3級以上。
推進巡回醫療車、健康方舟醫療數據實時共享,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到2025年,縣域全民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達到四級水平。
體制機制方面
省級財政統籌縣級醫院補助資金,支持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鼓勵有條件的設區市統籌整合資金資源,對發展成效顯著的縣級公立醫院給予激勵獎補。
設區市定期開展價格調整評估,對符合條件的按程序啟動價格調整工作。在價格調整總量范圍內,突出重點、有升有降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到2025年,全省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占比達到35%以上。
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逐步拓展在線支付功能。逐步提升縣域醫保基金支出占比。落實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醫保支付政策。
對薪酬水平明顯偏低的縣級公立醫院加大保障力度。健全縣級公立醫院薪酬總量專項激勵機制,增加薪酬總量不計入薪酬水平和總量核定基數。到2025年,縣級公立醫院在收支平衡前提下,人員支出占業務支出比例達到46%左右。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將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情況納入健康浙江、綜合醫改考核與績效評價范圍,并與相關項目財政補助掛鉤。
鼓勵地方大膽探索,形成更多有原創性、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各地、各部門加大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精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