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12日訊 娃“陽了”高熱驚厥,家長頓時慌了。武漢協和醫院PICU(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團隊日前表示:奧密克戎感染導致的高熱驚厥多為單純型,一般預后較好,要準備好體溫計、退熱藥是兩大法寶。
高熱驚厥(簡稱FS)看起來“很可怕”,協和PICU團隊形象地把居家處理比作寶媽教育無理取鬧的“熊孩子”:淡定地看著他發作(驚厥發生),不要妄想講道理或立刻滿足要求(避免掐人中,心肺復蘇等),避免“熊孩子”胡亂摔東西或自殘(避免誤吸、窒息或受傷)。等“熊孩子”脾氣鬧完,寶媽們再耐心跟小朋友講道理(使用退熱藥),這樣就又是乖巧懂事的小寶貝啦!如果“熊孩子”實在是油鹽不進(復雜型FS或驚厥持續狀態),就要尋求“老師”或“警察叔叔”跟他講道理啦(及時就醫)。
高熱驚厥好發于6個月~5歲孩子
(資料圖片)
兒童高熱驚厥分為單純型和復雜型。
武漢協和醫院PICU團隊介紹,高熱驚厥(簡稱FS)多發生于6個月~5歲兒童。發熱初期或體溫快速上升期出現驚厥,患病率為3%~5%,主要原因是由于兒童發熱腦神經元功能紊亂,引起腦細胞突然異常放電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收縮,常伴有意識障礙。
3個典型表現:發熱、意識障礙、抽搐
兒童高熱驚厥看起來“很可怕”,家長要學會觀察,科學分辨高熱驚厥是否真的發生了。武漢協和醫院PICU團隊講解了其中三個代表性的癥狀:
發熱。高熱驚厥為一次熱程中(肛溫≥38.5℃,腋溫≥38℃)出現的驚厥發作。
意識障礙。突然失去意識,呼之不應,站立或活動的時候突然倒地不起。
抽搐。表現在面部:眼球固定或上翻、凝視或斜視,臉部肌肉抽動,牙關緊閉,伴口唇發紺,口吐白沫或流涎;表現在四肢:全身僵直或痙攣,四肢抽動,或全身松軟無力。表現在肌肉:全身肌肉不自主運動,如胃部,腸道肛門肌肉運動異常導致的嘔吐及大小便失禁。
武漢協和醫院PICU團隊介紹說,以上抽搐發生的癥狀,可能單個或多個同時出現。他們提醒:尤其1歲以內兒童,冬季被家長們包裹得嚴實,更要注意及時發現抽搐。
孩子高熱驚厥了,家長記得這三招
孩子在家高熱驚厥了,武漢協和醫院PICU團隊提醒家長們學會這三招緊急處理辦法:
保持鎮定,防止誤吸、窒息及受傷。驚厥發生時,家長莫要驚慌失措,立即就地讓患兒側臥,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用濕巾或毛巾清除口鼻分泌物,觀察患兒口唇顏色,防止窒息。
讓“驚厥”自行發作,不要搬動。高熱驚厥多為短暫發作,持續1-3分鐘,不必急于止驚藥物治療,家長們要知道FS是無法通過強行按壓搖晃、掐人中或急著心肺復蘇來阻擋的。我們要做的是靜靜等待“驚厥發作”完,在此期間盡量少搬動患兒,減少不必要刺激,保證患兒安全即可。
降溫處理。待患兒意識恢復,可口服退熱藥降溫(2個月~6個月兒童推薦對乙酰氨基酚,6個月以上推薦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記住不要疊加使用),孩子意識不清時可按照藥物劑量給予退熱栓塞肛處理。
“陽性”患兒可多次驚厥 有些表現要及時上醫院
武漢協和醫院PICU團隊提醒,“陽性”患兒可能會因反復高熱出現多次驚厥,每次發生對家長來說都是一次心理博弈。武漢協和醫院PICU團隊介紹,當孩子既往出現過單純型或年齡>18個月齡首次單純型FS發作,發熱原因明確且生命體征平穩的寶寶,無需住院治療,家長淡定在家采取以上措施即可。
但是,孩子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要立即送醫:
有嗜睡等神經系統癥狀或呼吸困難等;
首次發作年齡<18月齡,尤其是已使用抗生素治療者;
FS感染原因不明或感染嚴重者;
復雜型FS發生或驚厥持續狀態(驚厥持續時間大于10分鐘,或兩次驚厥發作期間患兒意識不恢復),后續病情變化可能較為復雜,建議住院治療。
(長江日報記者羅蘭 通訊員徐敏 李力 李蕾 吳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