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8年,江蘇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績報告單”如何?2019屆畢業生就業形勢怎樣?有哪些推進措施?省教育廳12月28日在南京工業大學舉行的2019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給出了解答。同日,“改革開放40周年”江蘇大學生就業創業成果展示也在南工大舉行。
2018屆畢業生總就業率達96.9%
“2018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高校真抓實干,全力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扎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切實加強就創業指導服務,全省高校畢業生就創業工作成效顯著。”省教育廳副廳長蘇春海在推進會上介紹說。
據了解,我省2018屆高校畢業生總數為56.2萬人,比上年增加0.6萬人。全省高校2018屆畢業生離校就業率為74.0%,連續9年超過70%;初次就業率為89.0%,連續12年超過80%。截至12月25日,畢業生總就業率為96.9%,年末總就業率連續14年保持在95%左右。
我省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要戰略、重要領域、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就業,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從畢業生就業流向看,江蘇人才吸引力持續增強。目前我省高校畢業生中,留蘇就業的為32.8萬人,占實際就業人數的78.1%,高于我省生源數比例5.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人才“凈流入”態勢。
統籌實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大學生志愿服務蘇北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0.4萬畢業生到國家和地方基層項目就業;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就業,到各類企業就業的畢業生有36萬人,占就業總人數的66.4%,其中到中小企業就業的有32.5萬人,占到企業就業總數的90.1%;到基層就業的畢業生33.7萬人,占就業總數的62.1%。
各高校充分利用“91job智慧就業平臺”及互聯網+等新技術,實現就業服務精準對接、精準指導、精準幫扶。據介紹,“91job智慧就業平臺”已覆蓋全省158所高校、329.5萬余名學生,年訪問量達到9.8億人次,全年發布299.9萬個就業崗位。省級“智慧就業大數據監測分析中心”,實現了對全省畢業生就業供需動態實時監測。
“百校聯動”就業活動與“智慧就業平臺”進一步融合,持續推進特色招聘活動,全年開展“百校聯動就業活動”1138場。在今年的就業創業工作考核中,全省81所高校獲評優秀。
明年56萬畢業生就業有挑戰也有利好
當下,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已全面啟動。
“經過深入調研和科學預測,我省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形勢可以概括為‘穩中有進,進中存變’。”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目前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走勢平穩,但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在增加,面臨著一系列嚴峻考驗。
總量壓力依然不減。2019年我省高校畢業生總數仍達56.2萬人,與今年持平,畢業研究生、本科生同比略有增加。我省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尚需時日,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機器換人”現象在金融等傳統吸納畢業生較多的行業進一步凸顯,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有所放緩。
結構性矛盾相對突出。高校部分專業、部分畢業生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就業壓力較大,特別是工商管理類、新聞傳播學類、法學類等專業畢業生供應量仍超出社會招聘需求量;高端的科技創新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及低端的企業一線技術工人和服務人員呈現供不應求現象,而中端的普通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出現供給過剩情況。
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畢業生對“就好業”的意愿更加強烈,大多數畢業生的就業首選仍然是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盡管國家和我省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性政策措施,但由于基層條件艱苦、待遇較低、職業發展空間有限等,畢業生到縣以下基層尤其是艱苦邊遠鄉村和傳統制造業企業生產一線就業的意愿總體仍然不強,“95后”畢業生就業選擇更趨多元化,“慢就業”、“待定族”乃至“懶就業”現象有所增加。
就業工作短板待拉長。今年國務院組織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大督查,省教育廳也對全省高校進行了相應的專項督查,發現了一些問題與不足: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人員、經費、場地等保障條件還有待加強,校內考核機制還不夠科學,就業工作隊伍的培訓機制還不夠完善,就業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個別高校還存在違反教育部就業簽約“四不準”規定情況。
國際經貿局勢復雜多變產生負面影響。我省是經貿大省,從調研結果看,中美經貿摩擦如果不能有所好轉,其沖擊就業的滯后效應將漸次顯現,主要涉及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電氣自動化類、機械類和材料類等相關專業。
“組合拳”助推19屆畢業生找到工作
我省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雖然面臨困難和挑戰,但有利條件和機遇也同在。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業界人士分析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省政府也剛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保就業局勢持續穩定的重要舉措,將重點實施三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我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等,都是畢業生就業的利好。
“我們要全力以赴做好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12月28日召開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提出了一系列助力2019屆高校畢業生找到工作的舉措。
強化責任落實。推進會要求各高校,切實落實畢業生就業“一把手”工程,推動分工負責、協同推進、齊抓共管工作機制落實到位。大力拓寬就業渠道:積極向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要戰略領域輸送畢業生;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引導畢業生到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分享經濟等新業態就業;積極擴大畢業生到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就業規模,引導他們到文化創意、養老護理、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就業;優化大學生征兵工作流程,落實好相關優惠政策,鼓勵更多優秀大學生為國防建設作貢獻。
發揮“智慧就業平臺”作用,實現與省內各市人才服務中心的畢業生供需信息互通,積極建立長三角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與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對家庭困難畢業生、殘疾畢業生、少數民族畢業生實施精準幫扶,促進其順利就業。
從2019年起,我省還將全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動態監測,切實推動建立并不斷完善就業與招生、人才培養、專業調整的聯動機制,以增強人才培養和社會需要的契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