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研討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問題,展望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由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南京市櫻花小學承辦的“小先生·恰伙伴·大未來——國家級課題成果巡禮首場活動暨小學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今天在南京市櫻花小學舉行。
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南京市櫻花小學嘗試進行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以伙伴小組為單位的課堂,讓人人都能成為“小先生”。如今,“小先生·恰伙伴·大未來”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國家級課題成果,未來有望向更多學校推廣。
下午,在南京市櫻花小學《田忌賽馬》公開課上,剛上課不久,班上的“作業反饋小先生”就給同學們分析起預習作業。課堂上,老師就是一個引路人,主導學習的就是孩子們。大家或者跟著“小先生”探索學習,或者通過伙伴學習,進行展示評價,而這正是學校探索的新的學習方式“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學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京市櫻花小學校長張健說,學校是陶行知先生創辦的九所實驗小學之一,借鑒陶行知先生倡導的自己教自己的“小先生制”,2017年該校啟動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教育部重點課題,進行“小先生制”下伙伴學習的實證研究,探索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這所學校一開始900人不到,現在到了1200人,等于增加三分之一的學生,家長對于學校的認可越來越高,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辦一所高品質現代化的家門口好學校。”
五年來,從最初一個班,到全校所有學生參與到該項課題。張健說,伙伴學習和一般意義的小組學習不一樣。因為在做伙伴學習之前,學校要做班級學生的情感認同調查,根據調查情況建立伙伴小組,在這樣的小組里,孩子們比較有安全感,愿意表達,也更容易把學習狀態調整到最優化的狀態。因此,小先生伙伴制學習對老師也提出更高要求。“改變一個學校辦學,要改變一個老師的教學理念。通過課題研究,讓老師站在學生視角,以兒童為中心,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行為。”
南京市玄武區委教育工委書記沈峰說,櫻花小學以課題為抓手,開展課堂變革,在各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應給予祝賀。區域層面也將始終遵循教育規律,以教育科研方法理性論證,謹慎架構,積極實踐,形成讓人民滿意的新時代玄武教育發展高質量樣態。
新書發布環節,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督學成尚榮進行了專家推薦,專著《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學習》已出版,作為課題成果,它凝結了櫻花團隊的心血,記錄著課題研究的全過程。他在講話中肯定了,作為一名普通小區配套的學校,櫻花小學能取得如此成績,應當給予肯定并贊許。
為進一步促進基礎教育課題研究,提高基礎教育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學術委員會在此次活動中正式成立,南京師范大學原副校長吳康寧擔任學術委員會的主任,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操太圣,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曉玲,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研究員宗錦蓮,南京市陶行知學會秘書長祁海燕,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科所所長楊向紅,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書記、校長余穎為學術委員會的委員。
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副研究員宗錦蓮隨后主持了主題沙龍《小先生制下伙伴學習:未來可為》,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曉玲,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科研員、市陶行知學會秘書長祁海燕,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科所所長楊向紅,櫻花小學高玲老師,櫻花小學學生代表共同參與,大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談了參與感想以及對未來的暢想。
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陸岳新代表省教科院向櫻花小學頒發“教育科研驅動質量提升樣板校”銅牌,用以表彰櫻花小學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努力付出與突出貢獻,同時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他說,為貫徹落實《江蘇省“十四五”教育科研發展規劃》,省教科院將從今年開始每年有針對性地遴選3-5所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推廣學校,予以正式授牌,以表彰各地各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卓越成就。“櫻花小學是在全省教育科研成果推廣系列中所頒出的首塊,意義非凡。一所深藏在城市配套小區里的普通學校,始終以繼承、傳播與發揚陶行知教育思想為己任,不斷地摸索著教育科研驅動學校發展的變革之路。” 陸岳新說。
(江蘇新聞廣播/沈楊 通訊員/顧蓓蓓 編輯/汪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