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從數字藏品到非遺文創藝術品,越來越多有情懷的人,包括年輕學子,正在成為非遺產品融入當代生活的主力軍。如何讓非遺產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如何才能激發更多專家、學者包括年輕學子的創新才智,促進非遺技藝的保護和非遺文化的傳承?
4月21日,在南京傳媒學院啟動的首屆中國金箔創意設計大賽,就是創新非遺傳承保護途徑的一次探路。通過非遺技藝保護單位與高校的“校企合作”,匯集全國范圍內年輕設計師們的創意才智,為“金線金箔鍛制技藝”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非遺要發展,離不開創新。當前,非遺創新性發展的主要矛盾是工業化之前人民生活方式的非遺項目如何融入當代生活,并成為現代生活方式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金箔鍛制技藝”的發展,面臨同樣的問題。
“要讓金箔融入現代生活,首先要讓現代生活的主體,也就是年輕人接受它。而讓年輕人接受的最佳方式,就是由他們來創造?!睘榇耍鳛椤澳暇┙鸩懼萍妓嚒蔽ㄒ豁椖抗芾韱挝?,南京金線金箔總廠聯合南京傳媒學院聯合發起本屆金箔創意設計大賽。
在創意與審美方面,大賽被賦予極大的開放性,為參賽者提供開闊的創新空間,以求充分激發年輕群體創造力,以年輕視角展現傳統金箔魅力。
而在創意方向上,大賽注重市場導向,鼓勵貼近生活、實用性強的設計思路,以便傳統金箔技藝與年輕態設計創意伴生落地,融入大眾生活,實現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非遺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朝氣蓬勃的知識青年。年輕人是未來非遺傳承的主要力量?!眳⑴c啟動儀式的專家表示,通過參與大賽,年輕的設計者們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得越來越多,研究得越來越深入”,由此更能深入體會非遺文化的精髓,“感受工匠精神之必要,將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厚植于心田?!?/p>
借助年輕群體創造力,推動非遺傳承破局翻轉,激活非遺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專家說,通過校企聯手,隆重推出的首屆“龍鳳杯”中國金箔創意設計大賽,是對非遺傳承核心命題的一次積極探索,也是對非遺保護的創新性嘗試。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沈一秀 編輯/徐瑋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