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建成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平臺并運行、初步實現考古前置市域全覆蓋、入選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總數位于全省前列……這是去年以來,連云港市申名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昨日,記者從市申名辦獲悉,連云港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23年度重點任務清單》出爐,具體涉及“名城保護規劃”“海州古城保護”“街區規劃”等16個項目、34項具體內容,種種舉措旨在深挖連云港市傳統文化內涵、傳承千年文脈,全力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持續筑牢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新實踐的歷史文化根基。
推進一批保護規劃和修繕整治方案編制完善,夯實保護傳承根基。今年,連云港市將積極組織完成《連云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修改完善,編制完成《海州護城河保護疏浚實施方案》《海州古城墻保護修復實施方案》,同時針對民主路歷史文化街區、南城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連云港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等重點文化街區,組織編制完成相關保護規劃和保護性修繕整治實施方案,并力求在年底前公布實施,為連云港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夯實制度根基。
實施一批重點文保單位保護與場館籌建工程,筑牢文保梁柱。公布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組織完成全國重點文保單位郁林觀石刻群安防、海清寺塔安防和防雷工程建設;組織實施上海大旅社、南城古民居等3處以上文保單位修繕工程;推動市博物館新館選址,編制項目建議書和可研報告;完成連云港鹽文化展示館(鹽坨麻袋倉庫保護利用)項目、藤花落遺址展示館建設及松花江路以南環境整治等,為連云港市文保工作打造“港城樣板”。
加強文物考古和文化遺產調查,理清文化遺產基本盤。公布市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區,完成海州古墓葬群、藤花落遺址地下文物埋藏區四至范圍測繪工作,編制矢量數據等;完善“淮鹽制作技藝”數據庫和歷史檔案,搜集并影印一批淮鹽歷史文獻,申報打造國家級淮鹽技藝永久性保護基地等;組織開展全域工業文化遺產資源調查,形成增補工業遺產名錄備選清單;組織開展錦屏磷礦工業遺產專題調研;對三條歷史文化街區開展搶救性口述歷史調查,通過訪問原住民、見證人,用文字筆錄、有聲錄音、影像錄影等方式記錄,形成調查報告等。
推動歷史研究和成果出版,營造良好的保護傳承氛圍。組織編纂《史話連云港》叢書,推進《江蘇地方文化史連云港卷》初稿撰寫;完成《連云港通史》編纂工作,出版《連云港歷史文獻集成》簡體普及本;制作展播“讓文物活起來”短視頻20部;組織開展海清寺塔一千周年專題展覽、學術研討等系列宣傳推廣活動,讓文保工作更加立體、生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