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記者從南通市政府聯合南通市交通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該市累計完成農路提檔升級3074公里,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路全覆蓋。目前,該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5萬余公里,路網密度全省第一。
據介紹,南通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以品牌引領推動“四好農村路”發展的思路,以“一縣一品牌,一鎮一循環,一路一特色”推進建設,打造形成了南通市農村公路“1+6”品牌體系,3個縣(市)、區農路品牌榮獲全省優秀,形成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等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時期,該市累計完成投資45億元,爭取省補資金19億元,完成農路提檔升級3074公里,改造農橋1028座,實現行政村雙車道四級路全覆蓋。目前,該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5萬余公里,路網密度全省第一,優良中等路率達98.14%,全省領先;全市355條城鄉客運營運線路全部實現公交化改造;全市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5A級;全市99個鄉鎮全部實現了鎮村公交全覆蓋和縣鄉村三級物流網點全覆蓋。目前,該市實現“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全覆蓋,獲評首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市,海門成為首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南通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推薦為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試點;被省政府列為《交通強國江蘇樣板·服務鄉村振興樣板》試點地區。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四好農村路”建設是南通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重要項目。2021年全市計劃改造100座農村公路橋梁,實施200公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650公里路域環境整治。截至目前,完工橋梁41座,安防工程完工112公里,路域環境任務全部分配到各鄉鎮,已完成整治81公里。完成農村公路24座五類橋梁封閉,完成107座四類橋梁的限行設置,在農村公路平交道口設置84套自動預警系統,進一步加強了道路安全管控。累計完成15000盞燈建設任務,逐步實現每個行政村有路燈可照,讓農民群眾回家不再摸黑。
該市還將圍繞沿江沿海生態景觀帶建設,重點推進沿線城鎮帶路網體系建設,所有縣(市)、區全部安排大中修工程,進一步提升沿線城鎮帶的路況質量。積極推進“農村公路+”發展,在如皋試點推行“鎮村公交+鄉村旅游、農村物流快遞”模式;為大力提高農路“顏值”,2021年全市將建成美麗農村路31條,2022年全市將建成高標準美麗農村路81條,讓農村公路成為一條條縱橫鄉村的美麗彩帶。
“‘四好農村路’通向鄉村振興,通向農業發展,通向幸福生活。我們將緊緊圍繞中央提出的‘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重要指示,堅持系統思維,推進改革創新,在南通全域范圍內形成外通內聯、路域潔美、安全舒適的農村交通網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服務鄉村振興貢獻交通力量。”南通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周建飛說。(記者王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