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新研究指出,孕婦采用多吃堅果、橄欖油、果蔬、魚類、非精制谷物、豆類等食物的地中海飲食,有助于降低在妊娠期患糖尿病的風險。英
20-11-18
寶寶有濕疹,許多家長會認為這太常見了,又不是什么嚴重的病,涂點藥就可以了,如果不厲害甚至都不用管。近日,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皮膚科主
20-11-18
天氣轉冷,家庭自制藥酒也陸續登場了。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有個愛酒又好養生的家人,藥酒是家中少不了的陳設。但是,飲用者需要注
20-11-18
百度地圖上線,精準定位創傷中心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首批添加創傷中心標簽的10家醫院之一。據中國創傷救治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我國
20-11-17
黃褐斑(面部對稱分布的淡褐色或黃褐色斑)是讓女性很頭疼的皮膚問題。中醫稱其為面塵黧黑斑,認為其發生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尤以肝為
20-11-17
澳大利亞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寵物狗可以改善幼童的社交情緒發展。這項近日發表在《兒科研究》期刊上的報告稱:養狗家庭中的幼童,其社
20-11-17
【流言】秋去冬來,寒風瑟瑟,又到了要不要穿秋褲的糾結時刻。很多媽媽都會說不穿秋褲,老了會得老寒腿。【專家解讀】煙臺業達醫院老年病科
20-11-17
不開心了,來一份巧克力派、馬卡龍或是直接豪飲一罐快樂肥宅水(可樂的昵稱)。很多人都深信不疑:雖然甜味有增肥風險,但卻能給人帶來快樂。
20-11-17
近30多年來,中國19歲男孩身高增長全球最快,平均身高增加了8厘米,達到175 7厘米;身高排名從1985年的全球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
20-11-17
剛說過的話就忘了、事情重復說、東西放在哪里想不起來、出門容易落東西,嚴重者甚至不認識家人……老年癡呆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沒有
20-11-16
兒童性教育需要貫穿孩子的成長歷程,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和需要,提供恰當的教育內容。幼兒園階段的性教育包括——人的身體:比如男孩女孩
20-11-16
截至2019年底,杭州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79 57萬人,占總人口的22 55%。其中,90%選擇在家養老。怎樣讓百萬老人在家門口幸福養老?11月
20-11-16
眾所周知,吃鹽過多會引發高血壓,而鮮為人知的是,鉀攝入不足也會影響血壓。近日,一項針對中國六省(黑龍江、青海、河北、四川、江西、湖
20-11-16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嬰兒認知 但它不是決定性因素《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不久前刊載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取高糖飲料會損害孩子
20-11-16
昨日,在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社主辦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發展論壇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透露,全國互聯網醫院已達900多
20-11-16
很多人把孩子說話晚歸結為貴人語遲,但江西一男童航航(化名),6歲了也不能完整說出5個字以上的句子。沒想到的是,航航因語言發育遲緩就醫時
20-11-13
畢節小伙阿亮(化名)自去年4月臉上開始冒痘,起初只有幾顆,兩三個月后,痘痘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有些甚至化了膿,一碰就特別痛。他于是到
20-11-13
可能不適用于腦力勞動人群!多吃米飯不增加糖尿病風險?最近,很多人都看到了一篇發表于《Diabetes Care》雜志上的科學新聞:盡管對其他亞洲
20-11-13
所有縣區啟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全面推進按病種付費……近日,江蘇省深化醫改暨省級綜合醫改試點工
20-11-13
日前,第十一屆亞太糖尿病外科高峰論壇暨2020年江蘇省減重代謝外科學組年會在蘇州明基醫院舉行。多位來自國內外減重代謝學術領域的帶頭人,
20-11-12
不開心了?來一份巧克力派、一塊馬卡龍餅干或是直接豪飲一罐快樂肥宅水(可樂)。如今,很多人都相信,甜味食品雖然有增肥風險,但是它能調節
20-11-12
淋巴瘤屬于惡性腫瘤,它是起源于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具有癌癥所有的特性。它和癌癥有很多的共性,也有差別。共性就是都是惡性的,是不治療
20-11-11
小孩蛀牙很常見,也很容易被忽視。河源一女孩就因蛀牙反復紅腫流膿一年多未留意,導致腦內形成巨大膿腫。幸好,廣州醫生幫她抽出大量深黃色
20-11-11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袁 華國內外研究證實,心臟康復運動可增加心臟病患者的冠脈側支循環,促進側支血管生長,
20-11-11
秋日午后,陽光灑進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桑榆堂日間照料中心書畫室,身著紅色夾襖的吳奶奶,正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專注地做著剪紙手工。我今年96
20-11-11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辦公室、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以健康家庭建設為重點 深化創建幸福家庭活動
20-11-11
近日,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生物信息學系王娟副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所康禹副研究員團隊合作,在《科學進展》雜志發表的研究論
20-11-11
幫小胖墩減肥這事兒有了十年目標《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提出,2020—2030年部分地區0—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要在
20-11-11
發表在《神經影像》雜志上的新研究發現,減肥不是由意志力決定的,而是與大腦中某種神經網絡的連接模式有關。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研究團隊
20-11-10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主任 蔣 獻 □醫師 杜 丹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少人將色斑視為變美路上的絆腳石,為了祛除它使盡招數。而在皮膚
20-11-10
微量元素鎂雖然知名度不及鈣、鐵、鉀和鋅,但是對人體健康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日常飲食中
20-11-10
發熱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關卡,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出現過不同次數、不同程度的發熱。發熱對機體的影響是雙方面的,一方面,發熱確實
20-11-10
記者9日從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獲悉,一套集人臉識別、智能測溫、監測防護于一體的醫院智能門禁系統正式投入運行,有助于加強秋冬季的新冠肺
20-11-10
受訪專家: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一科副主任 劉 勇俗話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老筋太短,壽命難長,說法雖然夸張,卻充分說明
20-11-09
北京市教委日前印發《2020年中小學健康教育宣傳月等系列活動的通知》,其中提到,提高青少年學生防災避險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
20-11-09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5日報道,一項研究顯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飲食不良,可能導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國家之間,有大約20厘米的差距。報道
20-11-09
11月6日至8日,第七屆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簡稱SIC老博會)舉行。中國長壽之鄉特色展區亮相老博會。據老博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打響中國
20-11-09
幾十年來民間一直流傳著腎病患者不宜吃豆類的說法,甚至前不久某些腎內科醫生也這么說,理由是豆類不是優質蛋白。果真如此嗎?很多人覺得,
20-11-06
前段時間有則新聞,說是有位女士在一家醫美中心,被推薦用一種減肥蛋白液進行注射,結果導致皮膚感染。雖然蛋白是人們每天都在接觸、都在吃
20-11-06
蹲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肢體狀態,在下蹲起立的過程中,能增強肢體核心和下肢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以及鍛煉心肺功能。蹲,不是枯燥無味
20-11-06
食欲不好、惡心嘔吐、皮膚變黃……當這些癥狀出現在自己身上時,向來注重養生的林叔以為是胃出了毛病,可到醫院一查,竟是急性肝損傷,還因
20-11-06
疫情期間,更多市民習慣先從網上咨詢醫生和專家,根據需要決定是否再去線下醫院。而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也讓靠排隊看病的歷史發生了改變。11
20-11-05
秋風一起,年過六旬的張先生就過足了嘴癮,連著喝了3天羊湯,又接著涮了3天肥牛。沒多久,家人發現張先生有點兒不對勁,說話開始顛三倒四,
20-11-04
996常態加班,刷手機慣性熬夜,數字時代的快節奏,白領人群的健康問題頻頻報警。白領健康數據報告顯示,80%的白領人群關注亞健康問題,90后
20-11-04
10月31日,第四屆百濟神州血液腫瘤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旨在聚焦國內外血液腫瘤領域的治療進展,傳遞學術與臨床研究新聲,助力血液腫瘤
20-11-03
過勞肥近年來常被提及,是指由于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越繁忙反而越容易變胖。什么導致了過勞肥?調查顯示,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排在首
20-11-03
加強社區和門診患者的血糖管理,減少因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導致的住院治療,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疾病負擔的重要因素。此外,住院患者的血糖管理同
20-11-03
應以2002~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為基線,2020~2030年0~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線基礎上下降70%,為實現兒童青少
20-11-03
誰說年輕人不會得心腦血管疾病?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臨床藥物試驗中心副主任、超聲心動圖室主任汪芳提醒大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就
20-11-03
男補腎女養血,老補虛少調胃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張國英秋冬季節,氣溫變化較大,很多人容易因抵抗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