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9.24”行情滿一周年,主動權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超55%。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場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發布后迎來歷史性大漲,大盤也確認了新一輪行情的起點。近一年來,創業板指、科創50、北證50這3個A股主要股指漲幅均超過100%,機器人、創新藥、半導體等賽道輪動引爆結構性行情。
(相關資料圖)
澎湃新聞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全市場4433只主動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以及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QDII偏股混合型基金、QDII靈活配置型基金;僅計算初始基金且基金成立日期已滿一年;下同)統計期內平均收益率達55.58%,有4424只產品錄得正收益,占比達99.80%。
其中,共有448只翻倍基,近一年收益率在200%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也有13只;不過,仍有9只基金在近一年錄得負收益,最高凈值跌幅超10%。
德邦鑫星價值為近一年主動權益“冠軍基”
近一年來,在全市場4433只主動權益基金中,共有448只翻倍基(即基金收益率達100%及以上),占比達10.11%;近一年收益率在200%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則有13只。
具體來看,德邦鑫星價值為近一年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的冠軍,收益率高達280.31%。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為勝宏科技(300476.SZ)、長芯博創(300548.SZ)、太辰光(300570.SZ)、滬電股份(002463.SZ)、生益電子(688183.SH)、新易盛(300502.SZ)、德科立(688205.SH)、源杰科技(688498.SH)、華工科技(000988.SZ)、騰景科技(688195.SH)。
中歐數字經濟、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則分別為主動權益基金的亞軍與季軍,近一年收益率依次為266.27%、263.38%;信澳業績驅動、永贏先進制造智選、中航機遇領航的近一年收益率也均在250%以上。
緊隨其后的是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鵬華碳中和主題、匯添富北交所創新精選兩年定開、華富科技動能、長盛城鎮化主題、景順長城穩健回報、匯安成長優選,近一年收益率均超200%。
與此同時,在去年“9.24”以來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排名前三十位的榜單中,也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旗下在管產品位列其中。
例如,財通基金金梓才旗下在管的財通集成電路產業、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財通成長優選,近一年收益率分別為188.26%、176.44%、173.24%;景順長城基金農冰立在管的景順長城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也以183.07%的近一年收益率上榜;廣發基金吳遠怡管理的廣發成長領航一年持有,近一年收益率則為176.04%。
整體來看,前三十名主動權益基金的重倉布局主要以科技成長股為主,另有多只北交所主題基金也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或因近段時間創新藥板塊的回調,此前業績一直領跑市場的創新藥主題基金均未上榜。
與之相對的是,仍有9只基金在近一年錄得負收益。
其中,東財基金羅申管理的東財價值啟航,領跌近一年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排行榜,凈值跌幅達10.11%;工銀印度市場人民幣、宏利印度近一年凈值跌幅分別為9.81%、7.94%。
此外,廣發基金王明旭旗下在管的廣發價值優勢、廣發內需增長、廣發睿銘兩年持有、廣發價值優選,近一年收益率均錄得虧損。
中信保誠至誠、中航混改精選近一年收益率也分別虧損1.84%、0.95%。
未來投資主線將如何切換?
臨近9月末,三季度即將收官,新一季度行情也在醞釀當中。即將站上四季度起點,市場將面臨哪些潛在變化?
匯豐晉信基金基金經理陳平表示,盡管科技類的資產前期漲幅較高,但在AI引領下科技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且AI的核心資產總體估值不高。“同時,科技大類里還有很多資產漲幅不大估值也不高,比如算力之外的半導體以及跟算力不相關的消費電子,前期表現一般,但基本面預期向好,所以我們依然看好未來的科技行情。”
“經歷了2020年至2021年較高的資本開支之后,最近幾年周期行業的資本開支增速已經進入了一個下行通道,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周期行業中包括工業金屬、黃金、航空等很多細分板塊都具備這種特征。”往后看,匯豐晉信基金基金經理鄭小兵則認為,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的企穩,有望看到PPI回升,周期行業也有望迎來估值和盈利的雙擊。在周期行業內,他當前主要看好航空和生物航煤板塊。
“當前市場仍保持較充裕的流動性,結構性機會將會持續涌現。”德邦基金表示,但投資者仍需密切關注國內外政策動態、資金面變化以及經濟數據表現,合理配置資產,把握市場機遇的同時防范潛在風險。
策略方面,德邦基金認為,未來短期內主線或將切換至受9月可能出臺的促消費政策催化的消費白馬、以及PPI若環比改善,短期證明政策的有效性的“反內卷”題材,還有在科技當道,上游基建向下游應用擴散的AI應用方向。
博時基金指出,綜合經濟基本面、資金流動性及政策面分析,四季度A股市場風格有望更加均衡,或可重點圍繞科技成長、“反內卷”、順周期三條主線展開。一是科技成長板塊,持續看好AI算力、半導體設備、人形機器人等科技成長領域;二是“反內卷”受益板塊,可以持續關注光伏、鋰電、新能源車等“反內卷”政策受益領域;三是順周期板塊,在經濟復蘇預期及政策加碼預期持續升溫背景下,化工、有色等行業有望迎來交易窗口期。同時,由PPI向CPI傳導方向如白酒、餐飲等消費板塊也值得關注。
浦銀安盛權益投資基金經理高翔表示,市場目前呈現三層結構:中間為順周期資產,兩端分別為科技與紅利板塊。他當前對科技板塊持樂觀態度,“在當前發展階段,市場普遍看好算力相關投資機會。其邏輯在于,無論哪一類AI應用最終成功,都離不開算力基礎設施的支撐。”
“如果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紅利資產行情仍有望延續。然而,在當前三層資產結構中,紅利板塊的性價比已明顯偏低。”高翔進一步稱,對于中間這一大類順周期資產,他相對更看好其中的周期性品種。“短期內金價可能因美聯儲決策變化而出現回調,但我們認為金價的長期趨勢或難改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