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非開普敦舉行的世界研究誠信大會上,與會者認為,發達國家科學家所從事的“直升機研究”違反了科研誠信原則,并導致了有違道德的問題。所謂“直升機研究”是指在較貧窮國家進行的未經深思熟慮的實地研究,這些研究在合作時往往沒有以相互尊重為前提獲取數據。
對此,與會科學家、倫理學家及其他學者希望提出一個新框架,推動出臺系統性解決方案,而不是把建立公平合作的任務留給每一位研究人員。大會就此發布了致力于實現公平研究伙伴關系的《開普敦聲明》,會議上收集的共識被納入這份聲明,并計劃提交給一份學術期刊。
非洲研究誠信網絡聯合主席、該聲明的撰稿人之一Francis Kombe在會議上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LMICs)的科學家在與富裕國家的科學家合作時,常常感到自己“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研究發現,當地專家往往沒有被列為作者,無法訪問他們收集的數據,也無權引導這項研究以當地優先事項為重點。
南非開普敦大學副校長Sue Harrison表示,這種“科學殖民主義”使用了與歷史上殖民主義相同的策略。它提取數據而不是原材料,破壞當地的基礎設施。這使得LMICs的研究人員無法獲得富裕國家研究人員的出版物、專利和技術。
Kombe說,現有的許多關于“直升機研究”的聲明和指導方針,往往側重于個人和小團體可以做些什么,從而使合作更加公平。相反,《開普敦聲明》將為包括大學、資助者和期刊在內的機構如何發揮作用提供指導。
“資助者是關鍵。”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大學氣候研究員Minal Pathak表示,他們經常要求富裕國家的科學家與當地機構合作,但這還不夠。例如,他們還可以設置平等作者權和數據訪問權等。實力較弱國的科學家很難解決這些問題,即使其與合作者有著友好的關系。
“現在談論這一問題正當其時。”巴西比阿維聯邦大學古生物學家Juan Carlos Cisneros說,“直升機研究”可能導致非法獲取標本。該聲明將對大學和博物館等“主要參與者”施加壓力,因為它們“不想與不良行為掛鉤”。
美國埃默里大學生物倫理學家James Lavery也是該聲明的撰稿人。他表示,研究科研誠信的領域歷來不關注公平。相反,“整個領域完全被美國的監管方法所主導”,僅關注欺詐、剽竊和人類主體保護。他認為這是“極其狹隘”的觀點。最近,該領域的研究人員已將關注點擴大到騷擾和作者身份等問題上。現在,公平正在成為主流。
在一篇闡述《開普敦聲明》應該實現的目標的文章中,作者認為,不平等可能會影響科學研究的質量。如果沒有當地的專業知識,研究可能無法解決最重要的問題。不適合當地文化的工具也可能導致數據不足。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倫理學家Lisa Rasmussen表示,今年世界研究誠信大會在非洲舉行,這似乎更激起人們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她說,這份聲明的影響很難追蹤,但它可能會推動漸進式的改變。(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