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知”變“資”
展望新未來
4月22日,由濱湖區政府發行的“太湖灣科創帶濱湖知識產權1-5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喜獲上海證券交易所批復。這是全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也是全國首單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證券化產品、全國首單“高新多”產業集合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屆時,79件專利、19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即將“打包上市”,可為濱湖區13家科技型企業融資1億元。項目儲架發行額度為5億元,存續期2年,計劃5月下旬正式發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僅為每年3%。
何為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指以知識產權未來預期收益為支撐,通過發行市場流通證券進行融資的創新融資方式。相較于傳統證券化產品,其最大特點在于基礎資產不再是實物資產,而是無形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證券化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創新,讓一紙專利變成經濟收益,為廣大科創企業提供了一條全新的融資路徑。
換言之
“知識產權”變成“知識產錢”
就是真金白銀的變現
促“知”變“資”
貸來專利“及時雨”
知識產權成為證券化產品后
將為企業帶來哪些利好?
知識產權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之一。發展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匹配輕資產、高成長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讓“知產”變“資產”,使“知本”變“資本”,是支持實體經濟、助力科技創新的重要舞臺。通過這種方式,中小微企業能實現“抱團”融資,在資本市場便捷地獲得資金,有效破解以往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的問題。
與傳統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相比
知識產權證券化更有優勢
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獲得融資不必經歷銀行、擔保機構等多環節審批流程,融資成本更低、額度更高、速度更快。通過市場化運作機制,不僅能盤活無形資產,實現知識產權經濟價值的最大化,還能有效保護科技企業、科研人員潛心科技創新的積極性,讓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社會大眾,進而為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和保護提供優良的創新環境和一流的營商環境。
凝聚合力
創新服務企業機制
近年來,濱湖區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持續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搭建銀企對接橋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優化知識產權運營模式,提高知識產權金融價值。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江蘇省信保集團,加大貼息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資源的深度融合,通過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創新聯合服務企業機制、引入知識產權運營機構,探索出一條知識產權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全新路徑。
下一步,濱湖將持續聚焦
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
市場化和持續性發展
創新知識產權金融運用方式
推動知識產權賦能產業發展
來源:無錫濱湖發布
原標題:促“知”變“資”!無錫市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