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市推動現代化都市圈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正式印發,明確了今年我市在洛陽都市圈建設上的重點任務。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全面發力實施的第一年。記者了解到,我市將聯動都市圈城市,圍繞推進產業互補協同發展、推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推進文化旅游共促共融、推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聯合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公共服務共利共惠等方面,實施32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8090億元。
在推進產業互補協同發展方面,今年,我市將圍繞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鞏固提升優勢主導產業、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服務化轉型、推進產業集聚發展、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進四條產業帶建設、建設中西部科技創新高地、構建區域科技創新共同體等重大任務,聯動洛陽都市圈城市,實施中國移動“中部云谷”、中原節能環保產業園、航空航天科創產業基地、濟源豫光股份再生鉛閉合生產線項目、孟州市年產180萬只國Ⅵ發動機鋼質活塞項目、汝州裝配式建筑產業園、澠池縣先進制造業飛地產業園、義馬市化工新材料園區等重大項目107個,總投資2034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540億元。
在推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方面,我市將圍繞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持續改善大氣質量、實施森林都市圈建設工程、筑牢“中原水塔”、強化區域環境聯防聯控、大力推進節能降碳等重大任務,聯動洛陽都市圈城市,實施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沿黃生態廊道、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靜脈產業園、濟源西霞院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孟州市水利局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義馬市北露天礦山環境治理項目等重大項目39個,總投資648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178億元。
在推進文化旅游共促共融方面,我市將加快重點景區、歷史文化街區、消費集聚區等文化旅游載體建設,持續提升“享游河洛”“洛陽禮物”“古都夜八點”“古都新生活”等品牌影響力;圍繞提高文物保護利用水平、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文旅資源共建共享、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等重大任務,聯動洛陽都市圈城市,實施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東方博物館之都”、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龍門數字展示中心、汝州溫泉小鎮、魯山花瓷古鎮、盧氏冠云山景區等重大項目67個,總投資1898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400億元。
在推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方面,我市將圍繞強化洛陽機場區域門戶樞紐功能、加快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構建發達完善的高速路網、優化干線公路網、建設特色水上交通、提升區域物流樞紐功能、強化基礎能力支撐、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任務,聯動洛陽都市圈城市,實施洛陽機場三期擴建、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焦柳和洛宜鐵路改遷、堯欒西高速、欒川至盧氏高速、沁陽至伊川高速、濟源至新安高速、黃河小浪底庫區港航建設工程、G207孟州至偃師黃河大橋及連接線工程、洛澠快速通道、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項目85個,總投資2849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542億元。
在聯合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方面,我市將圍繞實施開放平臺優勢提升行動、開放通道拓展升級行動、對外貿易轉型發展行動、建立重大產業聯合招商機制、大力發展“一區多園”、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增強洛陽節會影響力等重大任務,實施中歐科創園、24集環球港、洛陽保稅物流中心、洛陽綜合保稅區海關作業區等洛陽重大項目9個,總投資209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48億元。
在推進公共服務共利共惠方面,我市將圍繞共享高等院校資源、建設現代職業教育基地、提高區域基礎教育質量、加快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建設“健康都市圈”、加快應急管理設施建設、探索建立都市圈公共交通機制、提升金融支撐保障能力、推動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建設等重大任務,聯動洛陽都市圈城市,實施洛陽大學城、伊濱“一館三中心”、河南省(洛陽)第二兒童醫院、豫西公共衛生中心、河南中醫藥大學洛陽平樂正骨實訓基地、魯山中益養老基地等重大項目21個,總投資452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130億元。
下一步,我市將按照省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部署,加強都市圈城市的溝通協作,共同落實好都市圈建設各項任務;強化項目支撐,明確重大項目市領導分包、土地保障、資金籌措等機制,確保各項工作都有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推動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加強督導推進,定期召開洛陽都市圈建設工作推進會議,統籌協調、研究解決建設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定期對各部門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督導,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細。(記者 李迎博 通訊員 張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