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農歷正月十六,這一天是潛山市槎水鎮居民儲成健新婚的日子。儲成健妻子班筆琪老家遠在貴州,在婚禮之前,班筆琪的家人遠道而來見證他們的幸福時刻。儲成健將他們安排在了家旁邊的民宿古南岳慢莊內住宿。“正月十五晚一共開了十多間房,如果沒有民宿,恐怕我得將這些客人安排到市里居住了。這些年我們槎水鎮在生態旅游、民宿方面搞的好,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也增加了居民收入。”儲成健開心地說道。
青黛色的瓦片、淺灰色的墻面、原木色或紅色的木制柱子……2月17日,槎水鎮大雪紛飛,古南岳慢莊內一片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些前來住宿的游客還沒辦理入住手續,便忍不住拿出手機四處拍攝,記錄美景。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2014年以前,這里曾是一片空心化日益嚴重的村落。“這個村子旁邊就是王巖水庫,村落在半山腰上,旁邊還有一所小學,吸納周邊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學生。”槎水鎮樂明村居民、古南岳慢莊負責人儲誠風介紹說:“在2014年前后,這個村莊大多數居民都搬出去了,有的在鎮上買了房,有的在潛山市區買了房,僅有幾名老人還生活在這里。所以這個村落實際上就是一個廢棄的空心村。”儲誠風說,在2012年前后,他們家也在槎水鎮買了房,搬去了鎮上居住。
“2016年,槎水鎮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外資投資建設了古南岳慢莊,一期投資2000余萬元。秉承‘保護傳統村落、建設美麗鄉村’的初衷,以當地居民廢棄的民居為雛形,在保留原來民居特色的基礎上添加迎合現代人生活需要的設施整改、修葺而成。”槎水鎮黨委書記馮耀廷介紹道。
“這里以前是鄉村小學早就空置了,后面基本上都是廢棄的民居。”儲誠風一邊走一邊介紹:“我們根據它們原來的形態進行改造,比如有的民居原本有一個采光的天井,我們將其改造一下就成為一個小魚池。因此現在慢莊內每一棟民宿都形態各異,風景獨特。”
除了將樂明村28戶50間農戶廢棄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古南岳慢莊還流轉了樂明村杜龍、獅嶺、立新等7個村民組茶園500畝,水域60余畝,建成集旅游、國學、養生、休閑、垂釣、茶園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休閑農業觀光示范園區,三產融合發展在槎水鎮初顯成效。
“我們一共有48間客房,在節假日時基本上都是爆滿的狀態。住宿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天柱山的游客。”儲誠風說,來到這里住宿的游客,還可以在茶園里體驗采茶,在茶廠里體驗制茶。“我們開展的還有親子采茶體驗班,四季之中除了冬季其他季節都能開展:春天綠茶、夏天紅茶、秋天黑茶。”
吸引來了游客,也逐漸留住了村民。儲誠風也在慢莊后面蓋了小樓房,上班步行幾分鐘就到,守住鄉愁讓他感覺非常好:“我們民宿這一塊正式工有7人,都是當地的居民,工資2500元一個月。500畝茶園每年需要2000多個工,基本上都是槎水鎮的居民,每年我們在人員工資方面的開支接近40萬元。”今年40歲的王云霞是慢莊內的廚師,已經在這里工作了6年:“以前外出務工家里照顧不到,現在就近就業還可以照顧孩子。”
“槎水鎮對鎮域內的古村落、古民居、古遺址、古名木進行搜集摸底,統一備案,實行掛牌管理,堅持以點串線、以線構面,在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觀光業的同時,持續推進三產融合發展。”馮耀廷說道。(全媒體記者 付玉 通訊員 朱禮普 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