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報訊(記者 大秋)日前,張家港市被確認為2021年江蘇省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開展整縣糞肥就地消納、就近還田工作。記者從張家港市財政局獲悉,近年來,從創新開展化肥補貼到積極推廣綠色農藥,從推進回收處置到重點整治養殖污染,該局與張家港市農業農村局、張家港市供銷合作總社加強合作,探索建立一條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從2016年起,張家港市率先在全省推行稻麥兩季配方肥配送工作。配方肥的成分配比采用張家港市耕地質量保護站十多年的耕地地力監測結果,再經專家論證,每年確定適宜在張家港大面積推廣應用的稻麥基肥配方和用量,并由張家港市供銷合作總社進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十三五”期間,張家港財政安排配方肥配送補貼1500萬元,助力發揮配方肥在化肥減量、農田減污方面的作用。同時,從2010年起,張家港市率先在全國開展大田農藥補貼,從2011年起推廣至蔬菜果品。“十三五”期間,張家港財政安排農藥補貼2290萬元,推廣綠色農藥,確保糧食、果蔬生產使用低毒高效農藥,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為有效解決農藥包裝廢棄物、土壤農膜污染問題,“十三五”期間,張家港財政安排補貼400萬元,用于無害化回收處置與資源化利用,2020年農藥廢棄物、農膜回收率分別達到90%和95%,無害化回收處置率達100%。
此外,從2015年起,張家港市實施了兩輪綜合治理行動,全面關閉禁養區內、無治污設施養殖場,其他養殖場通過整治達到環保要求。2015年至2020年,張家港市鎮兩級財政共計補償資金2.3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