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我市近日出臺《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實施意見”從創造就業機會、打造創業環境、優化服務舉措、構建權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攬子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就業方式的支持力度。
在進一步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引導、鼓勵勞動者以市場為導向,按“非禁即入”原則創辦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大力發展小店經濟;進一步降低個體經營者線上創業就業成本,鼓勵發展各類小型微型網絡經濟體;增加非全日制就業機會,開發更多養老、托幼、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等社區服務業就業崗位;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自主就業、分時就業;加強項目服務保障,支持數字經濟、平臺型項目落地;實施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成長;鼓勵物業、家政、裝飾裝修等行業企業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加強對互聯網平臺服務協議的監管與指導,穩步推進網約車行業納規管理進程。
在進一步優化靈活就業發展環境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推廣“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助業貸”模式,在已有富民創業貸基礎上,推廣落實助業貸政策,支持創業重點群體;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續提升企業開辦服務能力,實現企業開辦線上“全鏈通”、線下“一窗式”集成辦理模式,落實新開辦企業公章刻制費用補貼政策;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允許通過網絡平臺開展經營活動的個體經營者以其網絡經營場所作為住所(經營場所)辦理營業執照。
在進一步提升靈活就業服務水平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將靈活就業崗位供求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開設靈活就業專區專欄或線上零工市場,免費發布供求信息;指導企業規范開展用工余缺調劑,幫助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業精準、高效匹配人力資源,實行靈活就業人員就業登記承諾制;引導行業、企業、職業院校參與新職業標準制定,開發行業企業評價規范、新職業培訓課程;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蘇作工藝等特色領域新職業技能培訓;推動線上線下培訓融合,強化實操訓練,提升培訓效果和質量;推進創業培訓分類分級,根據靈活就業人員特點和創業階段引進相適配的培訓項目,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
在進一步加強靈活就業權益保障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探索適應跨平臺、多雇主間靈活就業的權益保障、社會保障等服務機制;加強服務指導,提高新就業形態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水平,增強靈活就業勞動者法律意識;暢通參保渠道,本省戶籍和在我省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在就業登記地辦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手續;非本省戶籍的,在省內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滿10年,可在就業登記地辦理參保手續;用人單位應為其非全日制從業人員辦理參加工傷保險手續;靈活就業人員可按規定自愿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記者 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