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淮安市淮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牽頭,聯合區行政審批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和市圖審中心,對淮安木艮工貿有限公司的年產6億只PVC手套、3.5億只丁腈手套項目,百勝中國蘇北供應鏈支持中心項目,垣寶工業化PC預制構件建設項目,實施“拿地即開工”新工作機制,在兩個工作日內實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圖審合格證、不動產登記許可證(土地使用證)“五證聯發”。截至目前,淮陰區在淮安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通過“一張藍圖”已成功實施7個“拿地即開工”項目,通過企業環境影響評價聯合審批3個。
今年以來,淮陰區以市場主體感受為導向,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著重補齊短板,推進重特大項目攻堅突破;深化工程項目聯審聯批,實施項目審批集成化服務,促進“拿地即開工”常態化。
深化聯審聯批。全面梳理、整合立項用地規劃、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部門審批職能和事項,建立“工程建設改革專區”。全面推進“一窗受理”改革,形成“一窗分段受理、材料網上流轉、后臺并聯審批、全程限時辦結、窗口出件”的審批服務模式。
調整審批時序。將人防工程、供水、供電、燃氣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并聯審批辦理,在工程施工階段完成相關設施建設,竣工驗收后可直接辦理接入事宜。
推動集成化服務。加強項目策劃生成,依托“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對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預選址、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指導,提出支撐條件或管控要求,使項目可決策、可落地、可實施。深入實施“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多評合一”,實現“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套數據用到底”。推廣使用聯合評審平臺,推進各類評估評審事項集成化服務,為“拿地即開工”常態化提供條件。
實施“一體化”登記。全面打造“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實現各類業務“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推行不動產登記“外網申請、內網審核”,“最多跑一次”。啟用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做到“證不離身”,業務辦結后系統自動生成電子證書推送至互聯網。目前已實現不動產登記數據共享單位20多家,其中與供電系統數據實現實時推送。
下一步,淮陰區將實時上線運行淮安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將轄區內所有符合條件的審批項目,通過“一張藍圖”業務協同系統進行項目策劃,與工改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實現工程項目聯審聯批、“拿地即開工”等模式常態化開展。(湯童 朱蕓 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