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批準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中國資本市場再次迎來變革性動作。
公開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2月5日,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合計468家,中小板公司合計1001家。其中,江蘇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有22家,在中小板上有106家。此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江蘇還有4家擬IPO企業正在深交所中小板上排隊。
兩板合并后,將對這些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有什么影響?深交所在進一步推進改革和擴大開放上還將有什么連續性動作?江蘇企業能不能適應快速變革的資本市場?記者近日采訪了有關人士和企業。
成績突出 中小板曾發揮重要作用
深圳中小板的開板,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
2004年5月,為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分步驟推進創業板建設,深交所在主板內先設立了中小板。有別于當時主板市場以國有企業掛牌為主體的情況,中小板在設立時就承載了推動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上市的重任。
16年間,中小板為資本市場書寫了一段又一段的財富故事,也培育了一個又一個耀眼的明星企業。
從業績上看,以2019年的業績為基準,首批掛牌的8家企業中,有7家在15年間取得了兩位數的歸屬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其中,來自江蘇的鴻達興業以25.85%的復合增長率、合計超30倍的總利潤增長率位列上述企業中第一。總體看,根據最新財務數據,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營收從最初的6.6億元增長至49.32億元,平均凈利潤從0.39億元增長至2.15億元。
從行業上看,在滬深兩市細分行業中,約有40%的龍頭企業均在中小板。其中就包括比亞迪、海康威視、蘇寧云商、金螳螂等企業。他們有的市值早在百億之上,有的則是行業“擔當”。
從權重上看,目前中小板上合計擁有1001家上市公司,數量占到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23.96%。截至2月5日,總市值達14.02萬億元,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比重的16.47%。
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深交所逐步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這個過程中,中小板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做了許多有益嘗試,為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工明確 板塊功能更加清晰
公開資料顯示,中小板設立后,深交所主板便鮮有企業掛牌。2004年以后,全市場僅有濰柴動力、美的集團、申萬宏源、招商蛇口、招商公路5家企業掛牌深交所主板,且大多為并購重組后的整體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中小板在上市門檻、市值規模、業績表現和交易特征等方面和主板逐漸趨同;另一方面,當年掛牌中小板的許多企業,都已成長為行業龍頭,不能再單純以“中小”來定義。從這個角度出發,實際上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的呼聲由來已久。
深交所表示,本次合并是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重要安排。合并后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有利于厘清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夯實市場基礎,提升市場質效,從總體上提升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有利于進一步突出創業板市場定位,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利于充分發揮深市市場功能,促進完善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和國家戰略發展全局。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合并之后主板和創業板的定位和分工更為明確,深市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共同為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認為,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不意味著全市場注冊制很快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已取得較好效果,但也要看到,注冊制試點的時間還不長,有些制度還需要不斷磨合和優化,不能急于求成。
深交所介紹,合并主板與中小板的總體思路是“兩個統一、四個不變”,即統一業務規則,統一運行監管模式,保持發行上市條件不變,投資者門檻不變,交易機制不變,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
記者也了解到,合并主要涉及深交所內部技術系統以及證券公司、行情信息商等市場主體相關系統的技術改造。目前,深交所內部技術改造已基本完成,市場主體僅需就行情展示、數據接口等方面進行適應性改造,大約需要2個月完成,總體上對市場和投資者影響較小。
不斷變革 蘇企表態積極適應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更在意資本市場對公司的服務功能會不會削弱。”蘇州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記者,公司近期擬發起設立投資基金,募集規模為2億元,基金成立后將重點投資于智能制造、物聯網等領域,為公司未來發展打開新空間,“在這個關鍵節點上,我們更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
楊德龍認為,資本市場對于中小企業的服務,不但不會因兩板合并而削弱,實際上還在不斷增強。此前,深市中小板與主板公司平均市值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來差距已逐年縮小,而且隨著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資本市場對實體企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
“這一背景之下,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是堅持問題導向的改革之舉,有利于優化深交所板塊結構,形成主板與創業板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發展格局,更好滿足不同階段的企業發展融資的需求,增強深交所的融資功能。”楊德龍說。
江蘇某上市公司副總經理表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變革正在大刀闊斧進行著。這種變革可能是細微的,只是一個小的標準的調整;也可能是很大的,例如這次兩板的合并,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實際上都向企業傳達著一個信息,市場在變化,對企業和企業管理層的要求將更嚴。
記者采訪發現,大多被訪江蘇上市公司傳達出來的態度都非常積極,認為資本市場變革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企業將在壓力下取得高質量發展。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將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的存量改革。未來,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將形成一個更有廣度和深度的板塊,而越規范、越清晰,對企業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陳澄 胡春春 孟培嘉 陳嫻)
標簽: 深交所兩板合并